2019中考历史二轮复习教育思想文化
1、关于科举制
(1)特征:分科考试,自由考试报名;公开公平;择优录取;
(2)影响:便于在全社会选拔人才,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;为念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角逐机会,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工作效率;促进了教育文学艺术进步、唐诗兴盛;给社会带来改革气象和革新精神;促进了世界文官规范的形成。
2、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时尚有什么?
(1)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用途,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;
(2)辛亥革命结束了国内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,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
(3)新文化运动促进大家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,在近代中国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。
(4)五四运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。
3、历次思想解放运动的认识(启示)
(1)思想理论是行动的先导,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。
(2)思想解放促进社会的进步与进步。
(3)在新时期,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、与时俱进。
4、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?举史实证明。
(1)关系:思想解放是推进社会改革与革命,促进社会的进步与进步的动力。
(2)举例:文静复兴推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,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,两者都推进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。
马克思主义推进俄国10月革命爆发,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的打造,人类历史一大进步。戊戌变法是中国民族觉醒,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;新文化运动激起了大家追求民主科学等新思想的热情,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,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,促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爆发并最后胜利。
5、怎么样对待外民族思想文化和传统文化?(正确的思想文化观是什么)
(1)平等相待、相互尊重; 求同存异、和谐相处。
(2)结合国情,汲取精华、去其糟粕,为我所用。
6、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特征?
(1)从时间看:中华文化源远流长,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。
(2)从内容看: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不断赋予新的年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。
(3)从空间看:具备鲜明的民族特点,多样性,吸收借鉴海外出色文明成就。
7、战国时期百家争鸣,百花齐放,有什么特征?
(1)特征1、与时俱进性。适应年代前进的需要而不断进步更新,具备长久的生命力。
(2)特征2、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征。百家争鸣在前期主要表现为争鸣,后期则主要表现为合流。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,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。
8、两千多年来儒学长期占据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根本缘由是什么?
(1)与时俱进性。适应年代前进的需要而不断进步更新,具备长久的生命力。
(2)儒学自己的开放性、包容性。
(3)坚持经世致用原则。其丰富哲学思想、人文精神、道德理念等,为治国理政、改造社会、个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迪。
9、古时候中、西方科学文化的不同特征?
(1)中国:办法:重实用技术,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、天文历法及医学等平时
生活。内容:重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。
(2)西方:办法:重实验办法,重点放在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探索上。
内容:重逻辑推理,理论概括,强调用定义把握本质世界。
10、科技的革新和转化与社会环境关系?
科技的革新和转化与社会环境密切有关,好的社会环境有益于科技的革新和转化,反之,则妨碍。四大创造在东西方的表现就是最好的例证。
11、概括明清时期近代科技未诞生是什么原因?
农业经济一直占主导,缺少对理论探索和实验的科学办法,闭关锁国,专制规范、科举束缚,思维传统等。